新闻资讯

多项液化石油气钢瓶新国标发布
近年来,餐饮店违规使用气液双相瓶导致的燃气爆炸事故屡见不鲜。气液双相瓶,作为一种同时存储气体和液体的压力容器,其使用场景、制作材质及操作规范都极为严格。然而,部分餐饮店经营者因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,或在操作过程中的疏忽,以及设备维护和检查的不及时,都极易引发安全风险。
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(国家标准委)发布了《液化石油气钢瓶》和《液化石油气瓶阀》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,自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。新标准针对当前燃气安全运行中的突出隐患,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,包括禁止使用气液双相瓶,完善气瓶钢印信息,增加电子识读标志,统一气瓶瓶身颜色,以及提高质量追溯信息要求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两个标准已从推荐性国家标准升级为强制性国家标准,且部分条款要求更为严格,凸显了我国对液化石油气安全的日益重视。 
液化石油气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。尽管在设计规定的温度、压力和介质条件下正常使用时一般较为安全,但用户的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安全隐患。例如,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液化石油气气瓶(其设计使用年限为8年,实际使用年限经安全评估后不得超过12年)可能因腐蚀、磨损或撞击而发生泄漏或爆炸。此外,未按期进行定期检验、超装和超温使用,以及阀门失灵、胶管老化等也会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,进而引发火灾等事故。因此,用户必须遵循相关标准和使用规范,确保液化石油气气瓶的安全使用。
野蛮装卸问题。在气瓶的充装或运输环节,野蛮装卸行为可能导致气瓶外表面受到机械损伤。
近年来,我国政府为加强液化石油气的安全监管已采取多项措施。例如,今年8月发布的《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,以及较近公布的两项标准,都旨在推动餐饮企业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和联动切断装置,从而有效降低液化石油气的安全风险。